精神分析团体体验式成长小组
精神分析是一种奇特的、吸引人的、对个人有帮助的最重要的心理疗法。在心理学流派众多,咨询治疗方法各异的今天,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各种咨询治疗方法中,用精神分析法探寻心理成长变化奥秘,进行心理咨询治疗是当今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方法,它的深奥性和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独树一帜,举足经重的诊断治疗方法。
追根溯源与个性化的体验,是精神分析的一大特点,个人能在心理历程的分析、体验中获得治疗和成长。因此精神分析疗法是心理咨询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如果你想献身心理学,想探索自己内心就一定要学习精神分析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训练方式——理论和技能训练结合的方式,共50学时,通过学习有助于受训者真正掌握精神分析的理论精髓,通过精神分析式的技能训练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同时可以通过小组中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活生生地理解和掌握精神分析的概念、内涵、以及通过观察和品味老师的训练过程,学习精神分析的技术和理论的运用,同时在理论和体验层面接近、了解、和掌握艰涩难懂的精神分析、获得了解心理深层的钥匙、打开自我探索的大门!
上课时间:每周周日下午,每次2.5个小时,二十次为一个循环。
带组老师顾施展简介
国内资深知名临床心理专家;国家执业医师
中国首批EAP训练导师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毕业 (中德班高级组毕业)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成员
上海合洲心理机构首席心理专家
郑州康馨心理中心首席督导专家
河南中医学院心理学专业客座教授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心理中心案例督导师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函大河南(中原)教学中心主任
全职从事心理学工作近二十年。有超过一万个小时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
超过一千个小时的团体督导经验。
顾施展老师的督导老师
督导老师 Tomas Plaenker Ph.D 教授 (德国精神分析协会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会员,擅长精神分析师的高级培训,私人开业精神分析师和心理治疗师),
督导老师 Alf Gerlach ( 医学博士,社会学家,德-中心理学院精神2004~2005年担任IPA中国工作组主席。)
督导老师 Britta Heberle(医学博士,德国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员。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门诊心理治疗部门主任,培训并督导了多批精神分析师。)
督导老师 Friedrich Markert(医学博士,德国精神分析协会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员,团体分析师,Balint团体的督导及多个心身疾病和精神病医院的督导。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师,和团体分析师。)
督导老师 Thomas Pollak(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心身医学专家,心理治疗师和精神分析师。2000~2004年担任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主席。
主办单位: 郑州康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授课方式:
1、理论讲解与讨论,角色扮演,自我觉察训练
2、案例分析与技能互动训练
3、小组自我体验(假如我是来访者,将……)
4、心灵探索与成长(自我心路历程开放)
精神分析小组目标:
1、探索自己内心世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以解决自身的困惑;
2、学习精神分析理论知识及技术;
3、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来分析咨客,有助于促进心理治疗的效果。
精神分析小组内容(具体内容根据学习进度及学员成长情况进行调整)
1、精神分析概述(历史、发展、特点、适应症、禁忌症)
2、人格结构与意识结构、驱力理论、焦虑与适应
3、移情、反移情与阻抗、自我觉察训练
4、自由联想、节制与中立
5、常用防御机制的识别
6、释梦技术
7、病人评估
8、治疗设置与督导
9、特殊问题及处理
10.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11.自体精神分析与自恋
12.施虐与受虐;分裂与成长
13.解释、重建与修通
14.如何结束治疗
15.总结及体验
学习的效果: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艰涩难懂的精神分析;
通过自我成长解决自身困惑;
获得了解心理深层的钥匙、打开自我探索的大门;
通过小组互动学会去分析自己或咨客。
本课程主要针对以下人士专门设计:
1、有一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并正在从事心理行业的专业人士,
2、将来打算从事心理学事业的心理学或心理咨询爱好者,
3、对精神分析和探索人本身的心理奥秘有浓厚兴趣的人士。
4、畅所欲言,踊跃发表言论。
5、能够严守组内秘密。
6、勇于打开自己内心情感世界,怕痛者莫入。
报名:小组设置为10人。现空额一人,欲报从速。
联系电话0371—69692642 15838028057 联系人:朱老师
电子邮件:kangxin321@126.com
网站:http://www.hnxlw.cn
QQ: 2669881157
报名流程:
1.提交一份自由联想式随机创作心路历程至相应邮箱,3000字左右。(不写心路历程不安排时间)
2.安排面谈时间。
3.做精神分析投射测试(PDQ-4;防御机制等);与老师面谈详情。
4.确定人员后,三天内之后付费。
参考用书:
1.RobertJ.Ursano,M.D.、Stephen M.Sonnenberg,M.D.、Susan G.Lazar,M.D.著,林涛、王丽颖译,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短程、间断和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2.Stephen Mitchell、Margaret Black著,陈祉妍等译,《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商务印书出版社
3.Glen O.Gabbard著,徐勇主译《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人卫出版社
4.Nancy McWilliams著,钟慧等译《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中国轻工出版社
备注:
注意:当您填写回执报名本次课程时,表明您已经知晓下列细则,并愿意自负责任。
1, 我已经知道本次课程以学习本次理论与技能为主,并非以处理个人问题为目的。
2, 我已经知道患有心理障碍、精神或心脑血管疾病之人不适于本次课程,并声明本人不属于上述情况。
3,本人已了解心理学课程可能引起的身心及情绪变化,如在本次课程中体验到身心、情绪等任何方面不适,本人愿意自负责任。
4,个人问题请单独预约咨询。
注:本次课程需全程投入体验,全程不得录音录像。请提前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上课期间不能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