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行为界定】
1.涉及自然灾难(地震,暴风雨,洪水等)
2.涉及社会卫生灾难
3.破坏家居,社区,私有财产或日常工作极度混乱
4.情感反应;震惊,失去信心,困惑,无助,失控,易激怒,幸存者自罪,焦虑,绝望,恐惧或悲伤。
5.躯体反应;睡眠和食欲障碍,疲乏,脱水
6.儿童出现依赖,假装或攻击行为以及退缩行为。
7. 以思维。梦境,错觉或反复出现的表象的形式再体验灾难
8.明显回避唤起对灾难的回忆的刺激,诸如思维,情感,谈话,活动,地点或人之类。
【长期目标】
1, 重建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环境
2, 将灾难作为生活体验的一部分,而没有连续的痛苦。
3, 增强日常活动能力的同时,稳定身体,认知,行为和情绪的反应。
4, 减少侵入的表象和由与灾难有关的刺激所致活动水平的改变。
【短期目标】
1.建立避难所并持续照料基本的饮食,衣装,卫生和睡眠需要。
2.与家庭成员,邻居和同事建立并维持联络。
3.接受志愿者的帮助。
4.描述灾难之前和灾难期间所采取的措施。
5.确定灾难期间的所见所闻和躯体的不适。
6.获得对任何躯体的主诉和伤害的医疗保健服务。
7.描述灾难以来经历的情感反应。
8.确定触发恐惧的歪曲认知并代之以培养自信和镇静的以现实为基础的自我对话。
9.确定灾难的最坏之处。
10.让孩子分享其焦虑和恐惧。
11.讲述对如何满足灾难后家庭的情感需要理解的增强。
12.停止对忽视了灾难即将到来的信号,警报和预警的自责。
13.讲述对康复周期的理解。
14.确定以当前使用的处理当事人生活中其他应缴事件的应当策略。
15.报告获得有益于健康的休息睡眠量,放松和规律性进食的情况。
16.实施减少应缴的行为策略。
17.重返破坏的现场;家,工作场所,学校和社区。
18.开始清理,整理物品并重建家园,工作环境,学校和社区。
19.分享精神信念和资源。
20.做好志愿者,媒体和减灾人员离开的准备。
21.确定当前产生灾难期间曾经经历的记忆或反应的情形或体验,如警报声,报道其另一灾难的新闻等。
22.确定计划以供将来备灾
【治疗性干预】
1.帮助当事人及其家人到中国红十字会设立的避难所。
2.尊重当事人隐私和独自悲伤的需要,在避难所中提供睡眠和一定的空间,尽量隐私而舒适。
3.鼓励当事人饮食平衡,保证在24小时内获得足够的睡眠。
4.指导当事人与在灾难区内以及远离灾难区发生地的家庭成员间保持开放的交流渠道。
5.鼓励当事人接受来自爱人,邻居,社区成员以及陌生人的身体和情感支持。
6.强化请求志愿者帮助的意义,教育病人如何帮助别人和如何获得帮助,形成集体优势,支持和积极帮助以利于从灾难中长久康复。
7.提供肯定的培训,集中于向志愿者或其他帮助者寻求帮助上,通过提醒病人每个人在此情况下需要帮助,对脆弱或无助的观念重新重构。
8.礼貌的请当事人回忆他在灾难之前,期间及灾难发生后所采取措施,注意不要施压。
9.教育当事人分享灾难的情感和细节将有助于从情感创伤中恢复。
10.探寻事件发生后当事人的情感反应,确定易激怒,疲劳,食欲减退,睡眠减少,梦多,悲伤,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药物和酒的使用量增加等反应,提醒当事人这些是对灾难的常见反应。
11.探寻导致对灾难产生消极反应的歪曲认知。
12.帮助当事人形成以现实为基础的,可以增加其自信有利于减少搏斗或逃跑反应的认知。
13.在父母关注实际问题时,消除儿童的疑虑,使之安心住在避难所,运用心理剧技术来帮助孩子表达其焦虑和恐惧。
14.评估儿童的行为和情感变化,提醒父母许多反应是正常的,也常常是暂时的,包括;过分恐惧黑暗,社会退缩,依赖父母,饮食和睡眠模式改变,攻击,害羞,持续的恶魔,头痛和其他躯体不适。
15.鼓励当事人诚实而直接地回答孩子有关灾难,家庭,学校和未来问题,提醒他恰如其分对无法回答的说不知道‘。
16.和当事人一起处理他所处阶段的康复问题以及有效度过从期的方法。
17.鼓励增加身体活动代替放松和休息以减轻躯体应缴反应。
18.建议当事人花时间放松和娱乐,告诉他们花时间远离工作进行灾难后重建的意义。
19.运用眼动脱敏和再处理技术来减轻应缴和紧张。
20.教当事人使用渐进的肌肉放松或指导下的想象技术等放松技术。
21.帮助当事人重返被灾难破坏的家庭工作环境,学校,处理当事人看到破坏场景的反应。
22.鼓励当事人在瓦砾中寻找不可替代,有价值的物品,告诉当事人保管这些发现的物品。
23.和当事人一起制定计划来打扫,修理和整理家庭,工作场所,学校的财产。
24.探寻当事人的宗教信仰体系和信仰活动。他们已经改变了吗,或者在恐惧无助时成为支持的资源吗、鼓励使用健康可信赖的精神资源,将当事人引向宗教场所。
25.鼓励当事人在媒体和志愿者离开后一直帮助他人,告诉当事人得到和给以的点滴之恩都会维持重建过程中的士气
26.帮助当事人制定灾难计划以增强他们对灾难的防备感,减轻无助感。
【诊断建议】
急性应缴障碍;适应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重度抑郁症;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创伤后应缴障碍。
相关文章推荐:
欲望难耐,性梦反应压抑程度
烦恼也能影响妇女生育
心理咨询并非都得有心病
本来不会发生的悲剧
|